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交流 >> 综合办公室
返回
从担保及小贷的业务实践谈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担保杂志   时间:2017-4-11 13:58:57

     非常荣幸《中国担保》编辑部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与行业内各位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关于“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这个主题。武汉东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6年以来,始终坚持“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一直致力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积极履行作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实际上,作为担保机构,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正是为了实现金融在更大范围的普惠——即为那些从传统渠道获得融资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创造更大成长空间,支持更多人就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通过“共创、共享、共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

  其实,“普惠金融”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银行、担保机构、小贷公司,或者是最近业内讨论较多的互联网金融和P2P等,各个主体的诉求不尽相同,因此其内涵不是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国家多年来一直在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从政策及财税等方面做过很多的尝试,商业银行也在许多产品或模式上进行了业务创新,但是总的来看,进展仍然十分有限。对这些企业来说,金融服务与其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近段时间互联网金融或者说更广意义上的普惠金融能够快速发展、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

  我们认为,“普惠金融”从广义上理解应该是和多层次金融市场以及利率市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在一个金融环境和市场环境中,在不同的金融市场层次,资金交易通过各种模式完成,使参与的各个主体均能够公平和公正地获得符合自身利益和诉求的机会,从而实现资金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有效。但从实际上看,这更多是一种理想化的诉求,在现实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原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和资金的逐利性。传统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更强调以盈利为目标,其产品流程设计及投资服务行为(例如发放贷款、发行理财产品等)的客户定位往往是大中型企业和中高收入人群,而相对应的,小微企业及低收入人群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二是金融管理成本的问题。金融机构对单个大企业和对中小微企业来说,管理方式上总体并无明显差异,但由于小微企业体量小、数量多、财务不健全,信用甄别和监控难度较大,在传统审批和风控体系管理下,将会影响金融机构的收益和效率。如果没有体系人员、模式及信用甄别工具上的支撑,确实难以做到有效管控。

  三是金融仍属于“短缺经济”。特别是在当前市场中,银行业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不充分;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在政策上尚未对中小企业全面开放;同时,社会资金的投资和理财渠道十分有限。多个因素叠加,造成资金配置的效率不高。现有体制下,传统金融在普惠金融领域确实存在落地不够的问题。

  四是信用体系仍不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来源仍然呈现碎片化的特征。所以,之前无论是银行和政府推动的中小企业集合债、联保或资金池等模式,还是供应链金融或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虽然运作模式不同,但其根本目地都是最大程度地在逐步扩大融资服务受众数量的同时,防止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乃至我们自己前期都已进行了很多实践,做了很多努力,也已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个人认为,作为担保和小贷机构在金融不断下沉的过程中,实际承担了三种角色,第一个是本质上的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角色,第二个是资金和信用桥梁的角色,第三个是资金业务综合方案供应商的角色。近年来,东创担保作为一家武汉本地国有担保机构,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围绕这些角色和定位,在很多方面作了推动。从角色和定位来看,如果今后我们要更深地涉足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目的也只是进一步丰富筹资渠道、提升运营效率、增强风险揭示能力的需要。

  当前,金融媒介和金融环境不断创新发展,与十年前相比有了极大变化。近期国家无论是在战略层面提出的普惠金融政策,还是电商层面引发的互联网金融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由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两大业态在普惠金融方面落地不够、覆盖不足、效率不高,因此给互联网金融、P2P等新兴金融模式带来了一个发展机会。展望未来,新兴金融模式或者说更广意义上的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业态应是融合发展、彼此相互促进的关系,而这种融合发展对促进金融服务不断下沉和金融资源配置优化必然有促进作用,也将给担保和小贷机构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所以,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担保和小贷行业更需要应势而为,通过解放思想和不断创新,凸显行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一方面,在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上,关键仍是要发挥好担保机构的中介作用和小贷机构的支撑作用,大力促进传统意义上的普惠金融发展:一是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在产品上的垂直整合,例如担保机构有针对性地通过政银保、集合贷、私募债等形式,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更便利的融资途径,更好地体现社会和普惠属性;二是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把控好风险的基础上,优化担保和小贷业务的运作流程,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平台,通过产品设计和创新,满足企业短、中乃至长期的融资需求,增强客户黏性;三是持续做好自身能力建设,借鉴新兴金融模式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势点,从运营模式、风控理念、团队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运营的软实力。

  另一方面,在与新的金融媒介合作方面,重点是发挥好担保和小贷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当前互联网金融、P2P金融等模式爆发式发展,其依托大数据或专业机构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用技术拓展了商业及金融边界,丰富了资金来源,为金融深化发展提供了一种甚至多种新的发展模式。但是,在该行业的发展上目前已显现了一些问题,这给我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方式和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从金融回归风控的本质和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在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跨界监管等方面被逐步规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被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判断标准则应是这种模式是否风险可控,以及是否能够更有效和更合理地推动社会资源的配置。

  因此在应对上,首先,担保和小贷机构应辩证地看待这种趋势。应避免盲目投入,而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技术能力强、技术资产结构匹配和流动性风险可控的合作对象,用科技的力量来提升企业融资和体系效率的覆盖度,加速资本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在运营中则应重点加强自律,避免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

  其次,可将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开发新市场和业务下沉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小贷公司,可以联合成熟的网络支付平台,通过积累数据或对大数据的整合和运用,打造特色业务,使之成为开发批量业务、获取大众类型客户、发展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以及为特定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手段,降低借款人以合理成本获得融资的门槛。

  再次,要运用好互联网金融多元化参与的理念。依托互联网平台,一方面运用互联网金融技术,逐步明确风险控制模块化的标准和具体操作方法,并逐步落实到日常具体项目运营中去;另一方面,促使消费者或者说是投资者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项目的信用评价中来。通过不断创新风险管控理念、丰富风险管控手段,以提高风险管控的效率。

  最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担保和小贷机构也可尝试依托互联网平台,与有较强科技实力的科技企业、拥有第三方支付等牌照的企业进行联合,搭建三权分立架构的金融运营平台,并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吸收民间资本或资金参与金融行业发展,实现民间资金的有效利用,努力推动民间借贷的阳光化和合法化。

 

作者李军系原武汉东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电话:0311-89296630 传真:0311-89296629 E-mail:xtrzdb@126.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联盟路699号4层
Copyright @ 2010 河北信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4844号-1